格力终止收购银隆 以退为进吗?
家电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格力的多元化重点应该放在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上,同时想方设法把晶弘冰箱和大松小家电做上去,而不是做手机和造车。在扰攘了半个多月后,格力最终选择终止收购珠海银隆。16日晚,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当天收到珠海银隆发出的书面告知函,被告知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获得珠海银隆股东会的审议通过,珠海银隆基于表决结果决定终止本次交易。鉴于此,格力电器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
今年8月19日,经过近半年的漫长停牌期后,格力电器连发35条公告,宣布以130亿元作价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但该收购方案一亮相便遭到了众多中小股东的反对,最终在10月28日举行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被拦了下来。
“公司将继续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竞争力。”格力电器强调,这次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不会对格力的发展战略及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但家电业资深观察人士贺扬却认为,当前的终止收购不排除是格力与银隆共同上演的一出“以退为进”双簧戏,最终目的是以时间换空间,找到更好的并购方法。
17日,格力电器股票复牌,当天股价在开盘后先升后回稳,最终报收22.84元/股,微涨1.96%。
终止收购
据格力公告显示,在发行股票收购方案遭到公司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否决后,公司试图调减或取消配套募集资金,同时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票发行定价基准日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在停牌期间,公司积极与珠海银隆及其主要股东进行沟通协商,并结合中小投资者的意见对本次交易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督促中介机构对调整方案进行论证,并对申请材料进行修改完善;督促珠海银隆以及各交易对方加快进度履行内部决策程序。”格力始终没有对外披露调整后的收购方案,仅称新方案因为无法获得银隆股东会通过而被迫终止。
根据8月公布的最初方案,格力拟130亿作价收购银通投资集团等21名交易对象持有的珠海银隆100%股权,同时向8名特定对象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资不超过97亿。其中,公司控股股东格力集团拟认购当中的41.88亿元,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不超过23.8亿元,是第二大认购主力。
消息一出,马上在各大股吧引起了热烈讨论,格力中小股东普遍认为上述收购方案总作价过高,将严重稀释股权,影响中小股东的利益。据格力后来回应深交所的重组问询函公告显示,珠海银隆的资产估值仅为52.12亿元,负债合计13.34亿元。而格力电器给出的收购价格为130亿元,溢价率达2.6倍。
为了释除市场疑虑,格力曾于8月23日及10月21日两次组织全国媒体对珠海银隆业务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并多次在董明珠自媒体上更新银隆的技术突破和最新斩获的订单。董明珠当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这起上百亿元的收购案中,格力看重的是银隆所掌握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收购不仅能让格力快速切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储能业务上大有作为。
“在发展战略上,进军汽车对于董明珠来说,是格力转型志在必得之举;在发展策略上,如果完全不增发新股,而是利用自有百亿资金收购银隆,恐将拖累空调等主业发展,必须要‘以退为进’以时间换空间,找到格力收购银隆的最佳手段。”贺扬认为,对于格力电器以及董明珠来说,面对已经见顶的空调业务,加上海尔、美的等对手先后借助国际化并购找到新增长动力,格力必须要迅速找到能够马上纳入上市公司报表,让公司快速步入量增利长的新业务。
近年来,随着国内空调市场逐步进入成熟饱和阶段,格力加快了多元化步伐,并先后进入模具、智能装备以及手机领域。但家电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格力的多元化重点应该放在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上,同时想方设法把晶弘冰箱和大松小家电做上去,而不是做手机和造车。
“珠海银隆的优势领域新能源客车主要客户是政府机构,账期一般较长,作为上市公司,格力首先要解决好收购后财务死账有可能激增的问题;其次,国家对新能源的政策经常变动,一旦不支持了企业经营风险会很高。”刘步尘表示。
谁能雪中送炭?
资料显示,珠海银隆业务主要覆盖锂电池材料、电池、动力总成、整车、智能电网以及调频调峰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尽管银隆近年发展迅速,但对资金的需求也十分大。
据记者了解,在格力提出收购之前,珠海银隆就分别在去年6月和今年2月进行了两轮融资,包括中信证券、华融资产、东方资产、阳光保险、三峡资本、北京公交等20家企业向珠海银隆注入了数十亿元。
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在格力收购银隆媒体沟通会上坦承,公司目前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对资金需求较大,同时对与格力之间的“对赌”协议也直言不讳。“既然银隆的高管团队签订了这个对赌协议,我们就有信心实现协议上的要求。”魏银仓向记者表示。
根据此前向格力作出的业绩承诺,珠海银隆要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三个会计年度内的实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2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而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至6月,该公司营收分别是3.48亿元、38.61亿元和24.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6亿元、4.16亿元、3.77亿元。这意味着在被格力收购后的两年内,银隆利润要翻倍。
在10月21日举行的“2016奥钛材料、银隆电池产业化”推介会上,珠海银隆集团总裁孙国华一口气对外宣布了公司近期的十大计划以及项目进展,其中包括北方奥钛三期项目,河北银隆三期、四期工程以及广通汽车邯郸分公司3000辆纯电动公交车三大项目,累计投资超过7.1亿元。
此外,据魏银仓此前透露,公司计划未来五年投资约350亿元,完成各类新能源汽车共约65万辆,实现储能超过1500MWH,动力电池总产量超过40亿安时,奥钛钛酸锂材料总产量达4.23万吨,充电站产量近1.5万台。
分析认为,要完成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珠海银隆的资金缺口非常大,除非格力调整后的方案无法接受,不然银隆股东会不会轻易反对。事实上,对于格力与银隆的姻联,早就有消息称当初是珠海市国资委牵线的“拉郎配”。
据后来曝光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现场录音显示,当初谈判时,格力电器“给了珠海银隆现金选择权利,但珠海银隆的股东不愿意拿现金,愿意拿股票”,这样国资股东就会面临被摊薄的问题,“如果不做定向增发就失去了控股权。”因此,格力电器顺势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
虽然收购银隆方案最终未能获得通过而终止,但在此期间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珠海市国资委对外确认,董明珠已经在10月18日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尽管后来双方口径一致地表示这是基于广东省纪委等部门最新文件的要求,不过还是引发了业界相当多猜想。
据了解,在最初的员工持股计划中,包括董事长董明珠、常务副总裁黄辉、董事孟祥凯、副总裁望靖东、副总裁庄培、副总裁刘俊等8名高管的认购比例占44.2%。其中,仅董明珠个人就出资9.37亿元,占据了员工持股计划的39.5%。
若定增收购成功,加上之前董明珠本人持有的4428万股,增发完成后,董明珠的持股比例将从目前的0.74%上升到1.3%,从第十股东升为第四,同时对格力的控制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锦上添花的人很多,但雪中送炭的人很少。经营企业难免遭遇困境,困境之中更要注重心态,永远当一个施舍者,而非被施舍者。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加良好的发展。”董明珠在《我是创始人》创业真人秀节目中这样说道。面对当前局面,格力又不知道能否找到那个雪中送炭的人?
“这次格力的公告并不是从格力方面宣布,而是由银隆决定终止,同时从格力承诺至少在一个月内不再发起重大资产重组的态度来看,格力进军汽车行业的好戏,才刚刚上演。”贺扬称。